4.3. 空氣噴涂
空氣噴涂普通空氣噴涂又稱氣壓噴涂,以噴槍為工具,其基本原理是:當一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從噴嘴的環形孔噴出時在噴嘴前形成負壓涂料在氣壓作用下,通過中心孔道被抽出,涂料與壓縮空氣相會后,分散成細小涂料顆粒,在被飾表面上形成漆膜。

噴槍介紹噴槍是汽車空氣噴涂的基礎工具,其基本結構包含槍身、噴嘴套裝、控制部件和其他附件等(見圖1)。完美的噴涂效果離不開噴槍的這些核心部件。
噴槍分類按噴槍輸送涂料的主要方式,可以把噴槍分為3種 :重力式(上壺)、虹吸式(下壺)和壓送式(見圖2)。其中,重力式噴槍的涂料壺設計在噴槍上部,涂料是依靠自身重力加上壓縮空氣在通過噴嘴及風帽時形成的文丘里效應產生真空令涂料噴出;虹吸式噴槍則主要依靠文丘里效應將涂料從虹吸杯中抽取出來,因此在同樣的條件及涂料流量要求下,虹吸式噴槍的噴嘴口徑要比重力式噴槍的大;壓送式噴槍的涂料輸送則是依靠涂料輸送設備加壓來進行的,一般通過涂料壓力罐或隔膜泵來進行,由于涂料是壓送出來的,而且可通過施加不同的壓力調節涂料流量, 一般選用的噴嘴口徑較上述兩類噴槍更小。
噴涂技巧噴涂的第一個技巧是如何正確持槍。應使噴槍和被噴工件保持垂直。噴槍移動時其噴涂軌跡要與噴涂表面保持平行,在每個噴涂行程開始后觸發槍機,在每個噴涂行程結束之前釋放槍機,觸發槍機之前,槍應處于運動狀態,否則會產生局部涂層過厚;保持噴槍與工件之間的距離恒定;噴槍在噴涂時應保持勻速運動;下一個噴涂行程的噴涂面要與上一個噴涂行程的噴涂面的重疊保持一致;對于相同的工件,噴涂行程次數保持一致。
1. 噴槍距離
噴涂時依噴涂被涂面角度(見圖4)與噴槍的類型,噴槍與工件表面的距離一般在在15~30cm之間(見圖5)。要獲得更濕、色深和較厚的涂層,距離可近些;要獲得更干、色淺和較薄的涂層,距離可遠些,如圖4所示。
2. 噴涂行程
噴槍運行方式,包括噴槍對被涂物面的角度和噴槍的運行速度,應保持噴槍與被涂物面呈直角、平行運行,如圖6所示。噴槍移動速度一般在30~60cm/s內調整,并要求恒定。如果噴槍傾斜并呈圓弧狀運行或運動速度多變,都得不到厚度均勻的漆膜,并易產生條紋和斑痕,如圖7所示。噴槍的運行速度過慢(30cm/s)以下,則易產生流掛。相鄰噴涂行程應有個搭接量,即重合率,重合率應達到50%~67%,如圖8所示。過快或者搭接不多時,就不易得到平滑的漆膜。當對漆層厚度的均勻性要求高時應采用交叉噴涂法,即先做豎直方向的噴涂,然后再做水平方向的噴涂。

